科技

专访德国彼一奇BEG 严旭辉先生KNX助力建筑数字化智慧生活空间的引领者

KNX是智能家居和楼宇控制领域的开放式国际标准,也是中国国家标准GB/T 20965-2013。它在欧洲有近30年的市场应用经验,进入中国也已有20年。在这二十年时间里,KNX从私人高端别墅到大型的体育场馆,再到全球最大的单体建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了KNX打开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大门。

随着国家对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的发展政策的支持,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各大互联网公司和厂商竞相入场,给中国智能家居带来了勃勃发展生机,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竞争。针对发展中的问题,KNX中国组织就当前智能家居和智能楼宇领域的热点话题与会员深度对话,以飨读者。

德国彼一奇BEG 中国区总经理 严旭辉 先生

记者:采访中,您和广州河东公司都提到了生活空间,看来生活空间的改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在现今飞速发展的智能化时代里,您怎么理解目前人们生活空间的改变?您认为哪些智能化技术最影响或将影响我们的生活空间?

严旭辉:现代人的日常活动主要集中在家中与工作地点之间,这两处地方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两个核心区域。人们最初只是把房子当作一个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地方,然后进行装修,使之变得更加温馨舒适。但随着科技进步,我们能够让这些“静态”的物体“活起来”,成为能与我们互动的人性化伙伴。这就是今天这个时代追求的人性化住宅设计。而通过各种感应器,如温度感应器、照明感应器等,让我们的住宅自动调节光线环境,使得我们的每一次使用都更为舒适。

举个例子,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射入客厅时,一款高精度红外传感器PD4N-KNX-C可以探测出5米*40米范围内的人或物,并且由于其高度集成能力,可以实现在长走廊上保持一定亮度;而当夜幕降临时,它又可以自动关闭灯光以确保夜晚安静。

另一方面,在办公室中,如果有人忘情地工作,一款特制的小型红外传感器PD9-KNX则可以检测到这种微小动作,从而调整照明强度至500流明,以保证眼睛健康。此类产品不仅提供了便捷,还提升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都是关于如何通过数字化设备如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人性化住宅设计。我认为电气设备若能达到数字化并标准化,将成为未来所有家庭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全球唯一分布式开放式楼宇控制标准之一—KNX,就具有很大的潜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

记者:市面上有许多种类不同的感应器,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彼一奇BEG KNX存在感应器有什么特色?它如何助力建筑数字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严旭辉:德国彼一奇自1986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移动触摸传感器,并一直专注于这一细分领域,是欧洲市场上的领导品牌。在2017年,他们推出了第六代高性能存在传感器,该系列包括11种不同类型的心灵手指般轻巧的手持工具,每一种工具都特别定制用于满足不同的需求,比如PD4N-KNX-C可适用于长走廊,而迷你型PD9-KNX则只需占用1元硬币大小;还有纯平设计PD11-KNX,只需0.8毫米厚,可以完美融入顶部装饰设计。这意味着无论何种空间环境,都能找到合适的手段来优雅地完成任务。

此外,由于彼一奇对于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3D模型(BIM模型)支持,所以工程师们可以方便地在AutoCAD软件中调用彼一奇产品模型,这极大简易了项目管理过程。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无论何种形式,不同环境下的信息收集都是关键,因为没有准确信息反馈,即使是最先进系统也是无法自主运转的情况下。如果说人类拥有五官,那么这些传统物理感觉变革后的替代品——比如温度、高低湿度及照明条件变化——就是我们日常使用中的必备配件。它们帮助我们捕捉周围世界并相继处理他们收集到的数据,以此为依据做出反应,而不是简单接受输入,因此,对于任何需要根据用户行为进行调整的事物来说,它们都是必要组成部分。

记者:请问您的产品是否有参与过任何教育计划或者校园合作项目?

严旭辉:当然,我们积极参与教育计划和校园合作项目。一旦培养更多具备知识技能的人才将会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将代表未来的创新力量。因此,我们愿意加入您的"走进校园-合作伙伴"计划,与职业技师技工学院建立实训基地,为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