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反复提及全球财经连线安徽财经大学强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的重要观点民营经济的活跃是广东

反复强调全球财经连线,安徽财经大学深入探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的重要观点:民营经济活力是广东维持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今年,中国设定的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既符合实际情况,也有实现的可能性;同时,这一目标带来了一定压力,我们需要努力工作,以确保能够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为什么认为有条件实现这个目标?原因之一是中国拥有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比如,我们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制造业优势以及人力资本和人才队伍的优势。此外,我们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并且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取得了结构性突破。

去年,我们经过修复后迎来了一次反弹,全年GDP增长达到了5.2%,实现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左右增长目标。虽然2022年的增速相对较低,但我们仍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不仅包括全国人民和企业,还包括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

从这些角度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因此,我相信2024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仍然有坚实基础。不过,为何还需努力?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环境高度不确定。IMF、世界银行等机构对全球2024年的预测都比较悲观,而且这种负面态势可能持续五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5%以上增速非常具有挑战性。

此外,大循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循环中的干扰也是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的体制、机制以及制度设计上的不足,以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本流通上存在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尽管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但预期正在减弱许多人和企业尚未从乐观转变为信心爆棚;需求也在减弱,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虽然回升至2019年的水平,但住房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仍未见显著提升。因此,从社会资本投资指标来看,投资热情还有待提高。此外,由于美国国债利息高企,加之美联储可能调整货币政策,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国内投资环境及金融市场稳定性。

《全球财经连线》:您认为今年应如何调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支持5%以上的增长?

陈文玲:首先,要建立内生型资本市场稳定性。这意味着要通过改革创新,使得资本市场符合国家发展规律,同时发挥其服务国家建设功能。我认为这将为未来构建金融强国奠定基础,并促进居民增加收入来源,从而扩大消费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