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新闻三维感知革命 - 探索3D传感人工智能前沿科技论坛
在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的三维世界里,三维感知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更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桥梁。随着全民AR/VR和立体视觉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处于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之中。这场变革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娱乐方式,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1月23日,在深圳南山区,学术交流活动「AI之眼,智见未来——3D传感人工智能前沿科技论坛」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在这次盛会上,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高校的7位顶尖专家分享他们在三维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参会人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机会。
奥比中光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其独特的人脸识别模组广受好评,并且其研发团队也获得了许多行业内外同行对话时提及并赞赏。
以下是七个论坛报告概要:
从左至右:肖振中,张汉国,贾伟
奥比中光联合创始人兼CTO肖振中,以及深圳市南山区科协常务委员张汉国与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副秘书长贾伟共同为会议开幕致辞,他们祝愿本次论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刘烨斌 - 「动态重建技术前沿」
首先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刘烨斌,他以“动态重建技术前沿”为题进行演讲。在他的报告中,他回顾了动态重建这一研究课题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他指出动态重建需要捕捉到三维几何结构及其纹理以及它们之间运动关系。这些信息可以应用于全息通信与直播、三维虚拟试衣等多个领域。
他还提出了六大目标:精准重建、高效采集(包括规模采集)、便捷获取实时计算、语义建模以及真实生成。他强调虽然目前已经有所突破,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如处理交叠区域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大规模数据采集等问题。
卢策吾 - 「Behavior Understanding meets 3D Representation」
紧接着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卢策吾,他以“行为理解遇上3D表征”为题进行演讲。在他的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团队在点云表征和行为理解方面的一些创新工作。其中,他们提出了一种名为PointSIFT的方法,这种方法结合SIFT算子的多尺度表征能力,可以克服一些现有的点云表示方法所面临的问题,如尺度不变性和空间方向编码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他们还探讨了一些针对点云表示在旋转不变性方面性能提升的问题,以提高物体部件分割任务中的表现力。